“产教融合赋能提升数字化人才培养高峰论坛”在京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 2023-10-31 09:31:47


10月29日,由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主办,北京华航唯实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产教融合赋能提升数字化人才培养高峰论坛”在北京顺利召开。论坛以“协同创新 提质赋能”为主题,共有来自行业组织、机构以及200多所院校的400多名代表参加,就数字化人才培养、教育创新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深入探讨。


稿件01.png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会长、国家发改委社会司原司长欧晓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李佐军,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原司长、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原局长罗俊杰,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主任郝志强,科技部高新技术司二级巡视员尉迟坚,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人力资源开发处处长、一级调研员翟建民,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物流学会会长、全国物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任豪祥,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院校发展处副处长李恒,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技工院校管理处处长王飞,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教育培训处处长曲来军,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秘书长、物流行指委秘书长郭肇明,北京华航唯实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夏智武等嘉宾出席了本次会议。

领导致辞照片.gif

会议分别由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国家发展改革委老干部局原局长胡继申,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张志东,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校长许朝山,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副校长朱运利,桐乡技师学院校长施学斌五位嘉宾主持。

5位主持人.gif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会长、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原司长欧晓理在大会致辞中指出,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成立三十多年来,一直站在我国人力资源职业化建设的前沿,致力于提升中国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水平,为我国的人力资源事业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本次论坛的两个主题“产教融合”和“数字化人才培养”,都是当下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础工程。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职业教育如何改,关键就在于产教融合。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推进,数字化时代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扑面而来,催生了许多新兴产业和行业,改变了传统职业的工作方式,既为我们带来了便利和效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问题。本次论坛希望通过探讨如何产教融合,统筹产业界、教育界的资源,为中国的数字化人才培养作出贡献。

稿件20.png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原司长、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原局长罗俊杰在大会致辞中提到,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机械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机械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的产业,是拉动内需和推动内循环的重要引擎,也是发展数字经济的一个主战场。目前数字化制造已经在机械工业领域大范围推广应用,机器人应用已经覆盖国民经济130 多个行业。产教融合是推进产业数字化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是建设现代化产业的新需求,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也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需。产教融合对普通高校、职业院校都非常重要。希望与会代表,在制造业加工工艺、装备制造、维护保养等方面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聚焦产业“锻长板、补短板、促协同”的新发展需求,与产业经济、数字化转型紧密结合,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更好地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稿件21.png

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主任郝志强在致辞指出,想要更好实现产教深度融合,必须整合产业、技术、教育各方的优势资源,推进教育资源与数字化产业布局战略匹配,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行业龙头企业、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应当面向我国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加强校企分工协同,充分发挥群体优势和组合效应,不断创新合作模式,增强服务产业、服务市场、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

稿件23.png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物流学会会长、全国物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任豪祥在致辞中强调,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产教融合,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明确产教融合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和职业教育发展的本质要求。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物流是新型信息技术应用与创新最活跃、应用场景最多的服务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物流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也是物流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中物联高度重视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依托会员资源、本科教指委和物流行指委平台,在现代学徒制、职教集团、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产业学院等建设上全力推动产教融合。

稿件22.png

华航唯实总经理刘新祥代表承办单位发言,提到随着制造业数字化进程的加速,引发了产业数字化人才新需求,如何赋能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是华航唯实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北京市第一批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华航唯实一直秉承“服务产业、致力教育”,践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通过自主创新,坚持自主可控,用核心技术赋能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近年来承担了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在内的多项重大科技攻关任务,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软件已在航空航天、船舶、工程机械、高铁、新能源、新基建等高端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产教融合工作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深度参与 1400 所中高本院校专业建设,荣获多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作为全国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基地,承担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任务;连续两年参与实施教育部供需对接相关项目;参与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培养计划,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等人才培养新模式。未来,华航唯实将继续发挥产教融合型企业优势,坚持以教促产,以产助教,为加快形成产教良性互动、校企优势互补的产教融合发展格局贡献力量。

稿件24.png

论坛报告环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李佐军在题为《深化产教融合,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政策与新对策》的报告中梳理了十八大以来职业教育发展取得的明显成效、总结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国际经验,并对如何加快培养数字人才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稿件25.png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人力资源开发处处长、一级调研员翟建民在题为《深化产教融合,推动产业需求更好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报告中介绍了新形势下如何认识产教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在产教融合方面所做的工作,以及新时代对产教融合的新要求。

稿件26.png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院校发展处副处长李恒在《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推动产教融合纵深发展》报告中对两办印发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梳理了近年来我国职教政策发展的脉络,深入分析了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改革的重点任务。

稿件27.png

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技工院校管理处处长王飞在《技工院校发展政策解读》报告中介绍了技工院校的基本情况,取得的成效和相关规划,以及针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社部重点推进的相关工作。

稿件28.png

科技部高新技术司二级巡视员尉迟坚在《新基建,数字经济与价值魔方》报告中,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指出了全球经济困惑中的亮点,从互联网和传统制造业两个产业,展现了产业间的“冰火两重天”,从工业化进程、信息化进程、互联网新经济时代以及工业互联网四个方面,对产业发展和未来经济进行了“把脉”,为与会代表带来了深刻启发和思考。

稿件29.png

华航唯实副总经理刘浪在《工业数字化背景下的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探索》报告中分享了产业数字化发展下岗位数字化升级、专业数字化升级情况,介绍了华航唯实作为产教融合型企业,通过“实践环境建设+内涵建设+校企合作服务”三重赋能,在工业互联网、工业智能装备、智能物流、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助力院校专业(群)建设,企校共育智能制造数字化人才,引领人才培养新方向。

稿件30.png

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程训练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主任李双寿在《面向新时代培养卓越工程师》报告中表示,工程教育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具备复合型知识结构、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技术、科技人才的使命。面向新时代,卓越工程师要紧扣“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要求培养。

稿件31.png

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教学处副研究员荀莉在《行业人才需求分析与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研究》报告中指出,行业人才需求分析是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重要依据,帮助职业院校了解就业市场的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培养适应行业发展需要的人才,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最终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促进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

稿件32.png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公共平台处处长张鹏带在《以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试点,推动职业院校数字化升级转型》报告中围绕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试点工作,分析了政策背景,介绍了建设内容、试点成效,以及下一步工作计划,为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工作指引了方向。

稿件33.png

本次论坛反响强烈,中国教育电视台“教育新闻直播间”栏目专门对本次论坛进行了报道。深圳市第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郑光永、白银矿冶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师永波和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校长许朝山接受了记者采访。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89755166

联系邮箱:sales@chlrob.com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关注华航官方微信

公司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农科院西路6号海青大厦8层

@2023 京ICP备 13042403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0112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